有关的工具、材料

 杭州美胜画室   2022-03-24 19:51   482 views 人阅读  0 条评论
摘要:

有关的工具、材料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书法的工具是什么呢?就是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现在,人们练书法时往往采用墨汁来代替磨墨了,为的是节省时间,用起来比较方便。学

有关的工具、材料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书法的工具是什么呢?就是笔、墨、纸、砚,称为
“文房四宝”。现在,人们练书法时往往采用墨汁来代替磨墨了,为的是节省时间,用起来比较方
便。学习书法,对工具和材料的性能不可不知道,掌握它们的性能,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即
所谓“先利其器”。

  
1.笔

  
毛笔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6000年以前新石器时代陶器的纹样上,我们的祖先已用原
始的毛笔在陶器上画纹样了。在3000年前殷商时代的兽骨上,已有朱书、墨书的文字。从中可以
看出,那时的毛笔已具备圆健整齐的性能,笔画已有弹性,笔画起止较尖,中间偏前部分略粗,表
现出毛笔书写出来的特有效果。甲骨文把笔叫做“聿”。战国墓中曾出土有战国时的毛笔,是把兔
毛围在笔杆一端,用细丝线紧紧缠住,外表涂上漆而成。传说秦国大将蒙恬发明毛笔。其实毛笔
已早有,大概蒙恬只是将过去的毛笔加以改进后精制而成。秦国时代的毛笔已有发现。1975年12
月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始皇三十年时的秦墓中曾出土了3支毛笔,笔杆是竹制成的,上尖下粗,
镂空成腔,长18.2厘米,笔毫长2.5厘米。秦汉竹简和帛书中所写墨书,说明当时毛笔已大量使
用,并已相当的完善了。所以传说蒙恬发明毛笔,看来并非一种虚传,是有一定根据的。当时江
苏省的宣州溧水县中山和现在的安徽省宣城一带,从晋唐以来一直是出产名笔的地方。魏晋时代
的书法家常用鼠须做毛笔称鼠须笔。唐代《书法要录》记载说,王右军写《兰亭序》就是用鼠须
笔写成的。传说汉魏的张芝、钟繇也常用这种鼠须笔。鼠须笔毫硬,弹性强,写出来的字劲挺而
秀丽,这对晋代书法风格以一定影响。羊毫笔比较柔软,到宋代以后才用这种笔,明清以后更为
盛行。这种笔写出来的笔画比较圆润多变。据梁同书《笔史》记载,历史上用来做笔毫的材料有
31种之多,包括各种兔毫、羊毛、麝毛、狸毛、鼠须、虎毛、狐毛、狼毛、貂毛、獭毛、鹅毛、鸭毛、鸡毛、猪毛等等。因各种毛的性质不一样,制成的毛笔性能也各异,有硬、中、软毫的区
别,它们写出来的字效果也不同。

  
(1)硬毫笔。一般是用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做原料制成的,故称“狼毫”或“紫毫”。也可用山
兔毛、鼠须、鹿毛、猪鬃、豹毛等硬质毛作材料。不过现在有些硬质毛很贵重,已经不用了,即
使狼毫也已不易得到。硬毫笔的性能是刚健,弹性较强,笔健锋锐,适合写行草书,写起来干净
利落,不拖泥带水。字体较小、结体严谨、方笔劲挺的字体,都宜用狼毫笔。但对初学者来说,为
了锻炼笔力,似不宜用硬毫笔。

  
(2)软毫笔。性柔软,弹性不如硬毫笔。主要用山羊毛作材料制成,故称“羊毫”。也有用黄
羊毛、青羊毛等作材料的。用鸡毛做的鸡毛笔,性更柔软,若能挥毫自如,可收到特殊效果,但
不易掌握,初学者不宜使用。羊毫笔容易濡墨,写出来的字圆润丰满,适宜初学者锻炼功力。

  
(3)兼毫笔。是用两种畜兽毛制成,其刚柔与弹性介乎硬毫和软毫之间,是一种性属中间的
笔。书写时能刚柔相济,不过软过硬。最常见的兼毫笔是用山兔毛和羊毛合制成的紫羊毫笔。根
据两种材料比例多少不同,分为“七紫三羊”、“五紫五羊”、“九紫一羊”、“三紫七羊”等等。其
它还有“大白云”、“小白云”等,也是用黄鼠狼毛为笔心,外层裹以山羊毛的兼毫笔。紫羊毫比
紫狼毫笔,一般含羊毛比例大,笔就更柔软。

  
毛笔品种约有300余种,根据用料的质地优劣和加工的精粗程度不同,有各种等级的毛笔。过
去都在笔杆上注明“极品”、“精制”、“加料”来标明等级质量。用“净”、“纯”、“宿”等说明加
工程度。现在有些笔除在笔杆上注明大小、长短的几号笔以外,也有注明“加健”等说明软硬程
度的。

  
毛笔也有各种类型。按锋颖的长短,可分“长锋”、“中锋”、“短锋”。短锋笔,锋颖短,储墨
少,适合写小楷;长锋笔,锋颖长,腹柔软,储墨多,适合写较大的行草书;中锋介于两者之间。
传柳公权《笔帖》曾说:“出锋太短,伤于劲硬。所需优柔出锋须长,择毫须细。管不在大,副切
需齐;副齐则波制有凭,管小则运动省力;毛细则点画无失,锋长则烘润自由。”从此可以看出,
什么样的笔写出什么样的效果。

  
怎样选择毛笔?毛笔质量很重要,不仅关系到书写效果,而且关系到能否经久耐用。一支质量
好的毛笔,要具备尖、齐、圆、健四个条件,称为笔之“四德”。所谓尖,是指笔锋尖锐,不秃;
所谓齐,是指用手指捏扁笔尖,顶端的毛散开后要整齐划一,不会产生长短不齐的现象;所谓圆,
是指笔头周围饱满呈圆锥状,不扁不瘦,恰到好处;所谓健,是指弹性好,笔毛铺开后易于收拢,
揿弯后容易恢复直。此外,要注意笔毛匀细,锋颖不老、不嫩,老则色泽发黄,嫩则色泽发青。笔
头要正,笔杆圆直。这些都是挑选毛笔要注意的地方。
根据字体的大小和各种书体要求,毛笔有各种型号,有小楷笔、中

  楷笔和大楷笔。写屏条的
有屏笔,写对联的有联笔,还有大号的提笔、楂笔。楂笔最大,圭笔最小。

  
有了一支好毛笔,还要善于使用和保管,才能保持使用时得心应手,延长毛笔的寿命。刚买
来的新笔,使用前先要开笔,将笔头浸在温水或冷水中脱去胶质,使笔头自然全部发开。未开笔
前即蘸墨使用,会使笔受损害。笔发开后再挤去清水蘸墨使用,使含墨量多,写起来流畅圆润。一
般讲,写多大的字就用多大的笔,笔的大小要和字体大小相适应。如用小笔写大字,不利笔墨的
发挥和变化;如用大笔写小字,则难于控制笔画的粗细。每次用完,把笔洗干净,把遗墨全部洗
净。洗笔时要轻轻地挤水,不可猛抓笔毛,也切不可用碱性的肥皂洗,更不可浸到开水中,这都
会损害毛笔质地。

  2.墨

  
墨对学书法艺术是非常重要的,有“墨分五彩”之说,它是写好字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在创
作阶段,它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之一。墨的历史很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在一些器物
图形中,已用矿物质作颜料。在殷墟出土的甲骨和玉片上就有墨书,在殷商遗物中已发现用研细
木炭作墨用。西周时墨已正式出现,秦汉以后制墨技术有很大的进步,已广泛使用墨,用墨来写
竹简、帛书,经过数千年还保持着墨色。唐宋以来,制墨技法和装饰已十分讲究,制作出各种用
途的墨。据《漫谈墨品·墨论》一书说:“有临帖之墨,有画墨,有楷书墨,有写经墨”等。可见
古人用墨之考究。墨也成为文人的收藏品。

  
墨分松烟墨、油烟墨和选烟墨三种。松烟墨过去讲究采黄山松树烧成烟灰,配以皮胶、药材、
香料制成,缺点是胶轻质松,入水易化,缺少光泽。油烟墨是采用桐油、菜油、猪油等油料烧成
烟灰,配以麝香、冰片、香料制成,是一种普通用墨。近代多用墨汁写字,这种墨汁可以省去磨
墨时间,携带方便,简易实用。但它胶性较大,使用时可放入一些清水,使之浓淡适当。现在商
店出售的“中华墨汁”、“书画墨汁”、“一得阁墨汁”,均可用来书写。

  
磨墨要用清水,手指力量要均匀,徐缓平磨,不能用力过猛过快。用墨过去讲究不用宿墨,一
次用多少即磨多少,用完要洗净砚台,墨用废纸擦干后即包好保存。使用墨汁也最好使用多少倒
多少,因为不好的墨汁加上清水以后,长时间不用即失去防腐性而长虫发臭。

  
墨色有浓淡干湿之分,书法家各有爱好。对墨色的爱好称“墨趣”。古代书法家都喜爱用浓墨,
宋代苏东坡就是其中之一。用浓墨写出的字,显得有精神,容易造成浑厚温润的艺术效果。用焦
墨枯笔则造成苍劲古朴的墨趣。也有人喜欢用淡墨,如宋代的米芾和明代的董其昌,淡墨写字显
得清逸淡泊,有其独特墨趣;近代日本有许多书法家也常用淡墨,专门制造出一种淡墨汁,是学
习我国古代书法家用墨而来。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作各种试验,不必强调一致,特别是在创作阶
段,各种墨色都有其艺术效果。但作为练习基本功阶段,墨色浓淡要相宜,以便看出临帖的效果。
墨色过浓,容易裹笔,运笔不流畅;太淡又不显精神。一般讲,用硬毫笔,墨可浓一些;用软毫
笔,墨可淡一些。写楷书用墨应稍浓一些;写行草书墨色淡一些也无妨。写大字,墨色可浓一些;
写小楷,墨色可淡一些。如发现水化得太快时,用干净废纸迅速压上面,免得笔画模糊。

  
3.纸

  
纸是写字的主要材料。古代无纸,只好将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后来则写在竹木简牍上,或
写在缣帛上,这当然都十分不方便。竹木简牍制作不容易,书写也困难,局限性很大。缣帛价格
昂贵。传说秦始皇日读五车书,即指的五车竹木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到了
西汉时发明了纸。汉武帝迁都洛阳,载素、简、纸书共2000车,说明已用纸写书。最初,纸是用
棉花作材料。到了汉和帝时,蔡伦造纸,才改用树皮、破布作材料。这些材料来源广,价格便宜,
纸才得到广泛使用。到了三国魏时,左伯造纸,精细而有光泽,说明造纸术已发展了。到了南北
朝,纸的质量大大提高,梁武帝曾写过一首《咏纸诗》,形容纸“皎白如霜雪,方正若布棋”,可
见纸的质量已纯白方正。河北、胶东一带盛产五色花笺,浙江一带盛产藤纸、麻纸,给书法艺术
用纸带来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据记载,王羲之一次送谢安麻纸9万张,可见数量之大。有了纸才
能大量书写,所以东晋时期出现了王羲之父子这样一些大书法家。隋唐时代,纸的品种大量增加,
不同用途出现不同质量的纸。公元8世纪,我国造纸术开始传往西方。明代宣德年间,开始专门
制造用于书画的宣纸。到了清代,纸的品种就更多了,生产不同种类和性能的纸。纸是用植物纤
维作原料制成的,根据材料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分类方法很多,有的分为软性纸和硬性纸两大类。

  所谓软性纸,主要指宣纸、皮纸、毛边纸、元书纸等。因它的吸水性能强,故适用于书写、作
画。

  
宣纸。中国书画的传统用纸,产于安徽宣城一带。宣纸的主要原料是檀树皮。由于纤维长,拉
力强,故加工后质地绵韧,洁白细密,着墨程度强,墨韵分明,能保持墨色光泽。好的宣纸,墨
干以后浸在水里保持墨迹不化,保存时间长,经久不发脆,不易断裂,被称为“纸中之王”,有
“莹润如玉,冰翼如霜”的称誉。它能充分表达书画的笔墨趣味。宣纸因吸水、化水程度不同而分
为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三种。生宣质地柔软,吸水、化水性能强,如平宣、净皮宣、夹宣等。
熟宣是在生宣基础上,涂上明矾、骨胶或腊质而成的,吸水性能差,不化水,一般适于画工笔画
时用,有的还涂上色,撒上散金和云母片,称云母笺、惮衣笺、金笺、冷金笺等。半生半熟宣介
于生宣和熟宣之间,吸水、化水程度较熟宣强而比生宣差,如二层玉版、三层玉版宣等就属此类
纸。这种纸适合半工带写的画法,也可用于书法。此外,如书画纸、高丽纸也属这类纸。

  
皮纸。也是书画家爱用的纸,主要原料是麻,具有和宣纸一样的性能,但比宣纸韧性强,色
泽却不如宣纸,质地也比较粗松,墨韵不如宣纸。

  
毛边纸、毛太纸。适合作平时练习用纸,原料主要是嫩竹,价格较便宜。毛边纸色泽呈黄色,
毛太纸呈灰黄色,质地虽紧密,但韧性差,不能长期保存。

  
练习用纸宜选价格便宜又能吸水的毛边纸、元书纸,或四川、河北较便宜的宣纸。宣纸可用
净皮宣、夹宣、玉版宣等。

  
4.砚

  
现在用墨汁,砚的使用率不高。不过精心创作,也有人要磨墨,但很少这样做了。
用砚历史很久,殷商时即用陶器之类作砚,到汉代才正式产生陶砚。唐代已发现肇庆的端砚
最好,李贺有“端州石工巧为神,踏天磨刀割紫云”的《砚歌》,可见端砚在唐代已很出名。此外,
安徽歙县产的砚也很有名。全国各地还有不少地方生产各种砚,这里就不作详细介绍了。

  
5.其它工具

  
除笔墨纸砚外,其它工具有印章、印泥、笔洗、水盂、水杓等。印章是在创作时才用,刻制
印章的石料有青田石(出自浙江青田)、寿山石(出自福建),还有用贵重的鸡血石、田黄石作印
章的。印泥要用书画用的印泥,是由朱砂、蓖麻子油捣炼而成。盖印章时下面要加硬纸板或橡胶
片,用力要平稳,盖好后要晾干再收起。

本文地址:http://hzmshs.com/1472.html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网络,由 杭州书法培训班 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