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铁军现场书写了他的“铁派“书法。一幅《杂诗》的碑帖结合行书收笔后,引来围观的书法爱好者阵阵的赞叹声。细看“老铁”的书法,既有一股苍茫、朴茂、雄强之气,又有“莲动下渔舟”的俊秀、淡雅之意。好一个书卷气和庙堂气的结合!
“艺术讲究品位,降格就非常要命了”
2002年重返市书协之前,我举办很多个展和座谈会,别人说我书法金石气息太浓了。
记者:坊间说您书法写的棒,一般指您的行书造诣。何以见得?
洪铁军:行书,其实就是连笔字,是表情达意的最佳载体。目前写行书的人特别多。我练字初始,自然接触各种书体 【江西的书法家www.shufaai.com】,随性而写。在不了解行书为何物时,练的基本上都是行书。可书法意义上的行书就不一样了,用笔提按很讲究,其意是笔底带出来的,很深邃。“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在表情达意方面最为突出,他的书法体现的是那种温婉、俊美、舒朗的书风;颜真卿学习王羲之的书法,表现的是悲怆、撕裂、雄强和厚重之美;苏东坡学他俩,别有韵致,呈现的是那种浪漫、随性之美,给人大开大合、大喜大悲之感,很能感染观者的情绪。没有王羲之,就没有颜真卿,也不会有苏东坡。他们在审美上是一脉相承的,他们之间不分伯仲高下的。但王羲之的书法开启了未来。
记者:您书法最初金石气很强,似乎写野了、俗了。
洪铁军:我目前的“铁派”书法,早在1985年首都师范大学书法艺术专业学习期间便见雏形。2002年重返市书协之前,我举办了很多个展和座谈会,别人提出很多建议,说我的书法,金石气息太浓了。我用枯墨去表现,有很多飞白,远观有胡子拉碴的感觉,笔墨的皴擦较强烈,没有糅好。
2003年,我在广州画院举行了为期7天的个展,展出60幅书法作品,国内有30多名书法专家到会。广州一名书法家说:“我们是岭南派,看惯了秀美的书法,你的书法野俗,缺乏文化素养。”这句话将我以前的成就全否了。不是技法问题,是我的审美思维固化了,走偏了,远了。艺术讲究品位,降格就非常要命了。说到金石气,吴昌硕、黄宾虹、康有为糅得就很好。
“我的书法,是书卷气和庙堂气的结合”
我前二三十年临帖,养成书卷气,后20年我碑帖写的刻苦,养成庙堂气。
记者:您的研究方向是碑帖结合,是书卷气和庙堂气结合的复合型书法,可否详谈?
洪铁军:碑学,主要气韵就是金石气,即庙堂气。金石气不是古人当时写出来的,是历经岁月洗刷等诸多因素形成的,其中包括石头的破损、刻工的优劣、还有残缺或浇筑的质量等诸多因素,有刀刻斧凿的痕迹,令人敬畏,有一种苍茫、厚重、朴茂之气。而书卷气,通过速度书写,气韵生动,比划跳跃,甚至妩媚、俊美。
我碑帖结合,即是书卷气和庙堂气的结合。我前二三十年临帖,养成书卷气,后20年我碑帖写的刻苦,养成庙堂气。这两种风格,是两种技法和技巧,往一起糅,理论上是不允许的。庙堂气需要些动作,书卷气没有,好看就行。40年前曾有书法家尝试,但都没能成功。书卷气需要将书法写的好看,庙堂气需要有文化的积淀。
记者:观看您的书法好像都以表现诗词歌赋为主题,是这样吗?
洪铁军:我的书法写的都是唐、明、清时期的诗词歌赋,如《李叔同书信摘录》《韩愈原道书录》《董其昌书论》《袁枚诗》等。古典文学作品精彩绝美,我喜欢在书写过程中,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神游。
记者:您目前的书法价格很高了,市场上并不多见。
洪铁军:上世纪80年代初,我一幅书法作品,5元一幅无人问津。后来每参加一次国展,我都给自己调一次价,100元时也没有人买,那时南方的书法家一幅作品都上千元了。没人要,没关系,我能憋住,不卖!潜心练字。2002年,我重返市书协时,就400元一幅了。由于我坚守自己的艺术底线,终于在今天换来了巨大的市场回报:每平方尺3000元!
尾声
洪铁军常年在中日两国之间奔波,弘扬和传播中国书道。记者在他忙碌之余,前后三次采访他,被他为人品质、书法修养所折服。最后,且用他的经典妙语,来给他4期人物专访画上一个休止符吧:
“到底是我的人生影响到我的书法,抑或我的书法影响到我的人生,还真的不好说,或许两者是彼此交织在一起的,互相影响,互生互融的。最重要的是,书法人生让我懂得宽容,不管经历什么样的人生起伏,都要诚诚恳恳堂堂正正的做人,无愧大时代赋予艺术家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