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书法中之气

 杭州美胜画室   2022-01-07 21:36   395 views 人阅读  0 条评论
摘要:

 “气”是生命之本,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古代先哲认为:“千差万别的物质,大至宇宙.小至徽粒皆备于气”。因此,可以这

   

  “气”是生命之本,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古代先哲认为:“千差万别的物质,大至宇宙.小至徽粒皆备于气”。因此,可以这样说:“天地由阴阳二气生成”。“气之轻轻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沉者为地”:曹丕即有“阴阳交万物成”之说二“一阴一阳谓之道”:这就是中国人对“气”的哲学观、宇宙观。
  “气”不仅是一切生命活力的内在因素,也是书法是否灵动流美的主要因素。二因它是一个人生命气质发现于外的表现,故历代书家都以“气”为书法之至要关键,其论述颇丰。蔡邕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刘熙载说:“学书通于学仙,炼神为上,炼气次之,炼形义次之”等:但书法之气从何来气从法度中来,从功力中来,从气质中来,从学问中来,从情理中来。由此.书法构思先要定气.用笔要使气.执笔要贯气.结构要通气.布局要有气势。有的书法作品板滞、拘谨,主要在于“气”之不足。而这正是用之在笔、成之在墨的点画中,缺乏贯穿书者之“气”,不能由气执笔.由笔达意,由意成形:
  “气”有二重性,具有阴阳两种生命的潜能。它的内涵很深很广,包容性很大,可以表现在诸多方面。气与宇宙自然,社会伦理,人体风貌等无不紧密联系,用气称谓极广。如:元气.生气.精气,神气.气象,气派.正气,邪气等等。而气与书法有关的概念同样不胜枚举,如:阴气阳气,内气外气,骨气意气,气质气节,气势气力.气色气度,气味气韵,气象气息,逸气神气,雅气俗气.气凝气散.灵气浊气等等。统言之,主要包含在精、气、神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是宇宙万物之总规律.、宁宙之阴阳变化运动,贯注到书法线条中.通过俯仰顿挫,形成节奏,由节奏快慢构成了线条的律动。而这些节律.与人的心理、生理交融,达到情景交融和谐统一,从而产生了韵律。因此,可以通俗地说.“写书法就是写矛盾”,即善于强化(制造)矛盾,又善于在强烈的对比中归于和谐统一,在相克相生中.使书法“活”起来,“动”起来.达到n爵之有味,赏之有韵的较高境界.
  书法之“气”,具体讲它是通过笔法、结体、章法体现的.每个点是否灵活而有气力,每字是否舒畅而有气韵.每行是否气息流贯而有行气,全篇是否前呼后应而有气势,这些都是通过书法之气、显现的。因此.有“气”有“势”.有“势”有“力”之字就写活了二
  先说点画结体之“气”。
  每个字是靠不同的笔画组成的,而笔i酉i要写得坚实活泼,鄙必须以气贯穿。气通过运笔的提按顿挫,表现出聚和行的节奏韵律,不死板.不僵滞,不浮滑,有活力而耐人寻味。
  再由点组成的字,其结体的前后、左右、上下笔画的组合是一个有序的流动、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使前后之间一气相接,往返萦绕筋脉不断.同时在结字内外,还要注重“骨气”,即根据结体留出“气门”,不得“气塞”.如:“口”“田”,不能全部相接,无气可通.横竖巾问不顶接.这样字便生气活脱:在复合字中,要注意揖让、避就和照应,既不能相距过大,中问疏散气松,也不能拥挤而不透气,有些字根据需要向外延伸,以使势力开张时,则必须气势通达如“身”字的一撇,“良”字的一捺,“中”字的一直,“者”字的一横。以见气势气魄这样骨气通达,则字之疏密肥瘦皆善。
  再说行与章法之“气”:
  行“气”亦称“贯气”.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一种相呼应的运动性流向,必须和谐、协调、如果勾连,角度不是朝向下一字,而是向相反方向走笔,那就不贯气,有气则自然有势。结体之“形”与“势”是相对而言的。“形”是外在的、静止的.“势”是内在的、运动的。合势之形便生动,无势之形就呆板。因此势也可以理解为“气”或“行气”,它是二而一的关系。
  同样.在章法布局中,要作到“变而贯”.字内行里最忌气脉不贯,笔势不顺 【字帖www.shufaai.com】,生拼硬凑.支离破碎因此.要在一行首尾之间,字字贯连。长短向背.一气相生.行列之问,须左有颐盼.分不损气.合不伤神:一幅作品要气流贯穿通畅。方能达到既多姿多彩又气脉连贯,才能“气随意转”“形随势出”“神完气足”.
  不同字体,有不同的贯气形式:篆书以内向贯气为主.隶属以内向外向贯气为主,行草书以外向贯气为主二现在就以行草书为例,通过对“形”的分析来说明怎样把握气脉
  一、笔连各体都必须“一画方竞.即从空际飞度二画,匆使笔势停住”.如此才会有气有势行、草书则表现得更强烈,甚至出现“一笔书”但要注意管领映带,顺势连写.方能流畅自然
  二、意连。写字多用意连。笔虽断而意相连.行气依然贯注:其方法有:1.在笔笔独立的点画之间.通过笔势的走向微微透露出呼应意味:2.笔画间用出峰相接;3.采用接搭取势,增强行气的贯通
  三、俯仰:一字之内,或字之上下之间,造成俯仰之势,也能增强行气流贯方法是在笔势的带动下.将形体作适度的伸缩、腾挪、移让.形成俯仰,或一字自成俯仰,或数字你俯我仰.此起彼伏,跌宕多姿。
  四、颐盼左有顾盼也是使行气增强的一种方法。顾盼可以在单字内使用,如《兰亭序》内七个“以”,或欹或正,左右两个部位拉得很开,中间流动着一股顾盼的气流,在上下字的照应中也增添了起伏变化:顾盼也可以在群字与群字之间使用.通过线条的避让、迎合、收放等使其行行照应,互不冲突二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皆须有相避相让。相呼相应,使气息通畅:
  五、疏密:方块字的线条排列本身便有疏有密,书家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强化这种疏密,从而使行气在起伏的流动中,形成所谓“疏可走马,密不容针”之势。
  一行中,字与字的排列,线条群和线条群的排列,也可以构成疏密对比。有的字出奇地延长,占据大块空问,使与上下密集的字群形成黑白对比,增强行气的生动性。
  推而广之,这种方式也在一篇之内形成疏密变化,有的将正文大字与款文小字形成全篇的疏密。古人说:“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敛凋疏”“不疏不密.味同白水”:
  六、守线。“守线”是保证二括法作品行气最重要的一环、作品的连贸性如何,取决于那根无形的线所呈现的状态。如果笔笔始终在一条无形的中垂线上相对摆动,上有纵的穿插,下有横的承接,行气自然畅达。如篆、隶、楷比较端正,单字轴线多为直线,两字间轴线常垂直吻合。行草书用笔灵活,欹侧聚散多变.轴线随时出现复杂的景象。如果能使每行字间的轴线以重合、相交、平行为主,适当地出现一二处断点(既不相交也不平行),这样只要不失重心,行气也畅达。如果又有微妙变化的配合,那么行气节奏就更生动了。当轴线大于平缓的曲线,就更容易出现奔放、激越的效果。对于初学者来说,要守住那根“线”。将字串连在行轴线中,不要以孤立的形态出现。
  既然“气”在书法中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就要重视它,研究和运用它。对于如何用“气”的问题,除了上述宇宙之气与人之气、人与书法之气及气的矛盾性、特殊性、气内不同元素而出现的不同效果等问题以外,还应注意强化气的问题。
  1.养气,即对“气”的养护。我认为就以运动保“元气”,以“字外功”增强后天之气。多闻、多见、博学多能.提高书法的气质。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生命在于运动”就是增强气质的方法。
  2.炼气,即苦练基本功。功力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历来书法大家,都是用一生心血苦练出来的。如“三十年不下楼”等.来练笔力,练常力,练心力,练眼力.练手力,练悟力.通过各种练习以增强气力.、
  3.修气,即修炼用气之全过程。如“定气”“积气”(由弱到强,由无到有逐渐积累):蓄气力,不要使气滑、气散、气滞、气塞。通过修炼,使“气”动静相生.强弱相谐.急缓相问,轻重相调,大小相配,从而达到不激不厉,心平气和的境界。
  4.“造气”,即是激情的发挥,引起兴奋点的f“现,造奇气的意境,使气动起来、鼓起来.从而创造㈣晴外之意,象外之形,彤外之神,境外之韵.如此,也就把自我生命力发挥到了极致二
  总之,写字要养“心”,是表情之意也j练字要养“身”.是发力之气也。心、身俱到,我想就可逐渐达到“形”“神”兼备,气足神完的美境“道”了。
  

本文地址:http://hzmshs.com/525.html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网络,由 杭州书法培训班 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