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竖
“刘”——其“侧刀”短竖多用挑点,竖钩去钩为竖画,侧锋入纸后迅速转为中锋外拓刷笔,为“米字”常用笔法,上重下轻。
“辞”——米芾采用夸张左下,呼应右上,两边又贴紧无间的写法,两竖收笔藏锋,一短一长,一直一曲,遂造成奇特的字势。
“怜”——左竖收笔向右出锋,右竖收笔处向右倾斜,向左收锋,均为垂露笔法。
“哗”——为悬针笔法。
“行”——左竖为点,右竖钩,以方笔作三角形出锋,而后笔势略向左收,形如柳叶,是侧锋用笔的缘故。
四、撇
“米字”撇画多曲折变化。
“得”——双人旁的两撇,处理十分巧妙,上撇平一些,下撇竖一些,上撇方笔,下撇圆笔,两撇连成一笔,流畅而多变化。
“友”——两长撇,左撇转笔而圆,右撇折笔而方,笔形也相异 【楷书字典www.shufaai.com】,虽平行而不呆板。
“成”——其撇画直下,至下再折笔而左,故左方而右圆,笔势沉重,但最后收笔处却出锋成小钩,显得变化丰富。中间一折与戈钩的交互也极其完美,是米芾写得最精彩的字之一。
“会”——起笔出锋犀利,行笔呈波状,收笔作圆回钩,显得神态飘逸,婀娜妩媚。
“赓”——起笔细如丝发,然柔韧而圆劲,收笔为带钩撇,笔力内注,有含蓄之美,不愧大家手笔。
五、捺
“米字”捺画最富特色。
“更”——此捺打笔出锋,横空直下,雄浑圆劲,然后顺势以收,略现飞白,力透纸背。
“峰”——此捺方笔重按,顺势以收,行以回锋,跌宕多姿,米字常用此法。
“食”、“秋”、“度”——“食”字方捺;“秋”字是米芾的经典写法,来自张旭,左旁横画较低,右旁长撇颇直,捺呈圆笔,然至收笔处笔锋均回收一下,含而不露,显得不同凡响;“度”字出锋,形如楷书,则为早岁学颜的铁证。
“水”、“东”——“米字”常以点作捺。“水”字是受《集王羲之圣教序》的影响,但有轻重变化,捺点出锋已变成“米字”特殊的笔法符号了。
“过”、“逐”——两“过”字平捺为“米字”家法,起笔出锋重按,行笔向右上倾斜,中间略细,收笔藏锋;“逐”字捺画出锋,与楷法相近。
“拙”、“我”、“好”——挑笔直画。起笔处“拙”字为圆笔;“我”字为方笔;“好”字为方中寓圆。
“堪”、“船”——挑笔略带弧度。“船”字挑笔起笔用逆笔小钩以增强笔势。
七、钩
“米字”的钩笔亦富特色,有时免去钩笔,有时夸张处理,随势而变,不拘一格。
(一)左钩
“宁”、“穷”——其“宝盖钩”,横画部分左低右昂,行笔较快,颇见力度,钩部较粗,出锋锐利,直对字胸。“宁”字为折钩,是前人常用的写法;“穷”字为转钩,即横末一点下垂后,再折出钩,已具“米家”面貌。
“宁”、“穷”、“兰”、“转”、“功”——此五字有七个左竖钩,“兰”字钩的角度最小;“宁”字钩的角度最大,且最后收笔还有回钩;“穷”字下有两钩,左钩明显,右钩变为圆弧;“转”字“寸”部的钩连接最后的点,产生三个转折,先直下,再向左横,又向上弧线形挑起,最后顺笔势下点,真是峰回路转,八面出锋,变化丰富,此钩写法最能体现米芾的精微和特色,世称“蟹爪钩”;“功”字钩可见米芾举重若轻的功力和技巧。
(二)右钩
“顾”、“堆”——“顾”字右钩,在钩笔处多一个顿笔,然后重转向上挑;“堆”字为直线挑钩。
“岁”、“戏”、“载”——“岁”与“戏”字均省略了钩笔,至收笔处略微粗一点。
“岁”为方笔,上歪而下正,体现出米字的“险”;“戏”为圆笔,注意左钩的独特之处;“载”字右钩向上挑,然后用游丝相边,转锋写出短撇,富于节奏。
(三)背抛钩
“亲”、“愧”、“色”、“境”、“饱”——此五字的五个背抛钩,排列在一起,其变化一目了然:“亲”字是舒缓的钩;“愧”字是放纵的钩;“色”字略去钩笔,行以藏锋收笔;“境”字略去钩笔,行以露锋顺势上挑;“饱”字钩笔,圆转而向上挑,轻松舒缓,与左边的紧凑形成对比。五种钩笔穷极变化,耐人寻味。
八、转折
(一)转
“团”与“圃”字右上角用转的笔法是学颜真卿行书的结果。
“团”字是转中带折。
“故”字用笔的精妙是学褚遂良的效果,右边反文用转;“帆”字的“”右上为折中寓转,接下来横与竖的拐弯处又变为转笔,都有不同变化。
(二)折
“月”字的折法,斩钉截铁,有欧阳询的影子。
“岂”字右边折中有转,“缕”字亦是此法。
“尽”与“阳”字右上为折,右下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