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东汉后期
东汉中晚期自和帝殁,邓太后临朝以后,外戚、宦官交替掌权,多“贪残、凶暴、荒淫无耻之徒”,皇帝昏昧无为,政治混乱,正直士人试图力挽狂澜,却受“党钢之祸”,备受打击。至灵帝时,竞公开明码标价,卖官鬻爵。黄巾起义被镇压后,接踵而来的就是军阀混战,《资治通鉴》载:“汉献帝兴平二年十二月为李催、郭汜所迫,仓皇出走……公卿以下群帅,竞求拜职,刻印不给,以锥画之。嗟乎!汉官印威仪一至如斯!”后世盛称的单刀“急就章”,殆多出于汉末、魏晋以后,与国势实有关联。
1.官印
我们先看此期的军中用印,如“左将军军司马”(图2.3-98)、“平东将军章”(图2.3-99)金印、“虎牙将军章”(图2.3-100)银印、“横野将军章”(图2.3-101)、“武猛校尉”(图2.3-102)等。除这些高层军官外,东汉后期还有大量中下级军官印遗留下来,在宋时的古战场遗址就多有发现,沈括《梦溪笔谈》载:“今人于地中得古印章,多是军中官。古之佩章,罢免迁死皆上印绶,得以印绶葬者极稀。土中所得,多是殁于行阵者。”如“诏假司马”(图2.3-103)、“别部司马”(图2.3-104)、“军曲候印”(图2.3-105)、“军假候印”(图2.3-106)、“部曲将印”(图2.3-107)、
“假司马印”(图2.3-108)等,其中“假”有二义:一为暂代、暂行之义;一为副职之义。“诏假司马”之“诏”字作诏拜、封赐之意,以显示荣耀。
东汉后期赐给少数民族的官印仍很多,在前文已涉及,这里再举数例,如“汉归义寅邑长”、“汉叟邑长”(图2.3-109)、“汉卢水仟长”(图2.3-110)、“汉匈奴守善长”(图2.3-111),与此时官印的风格是同步的。
东汉后期典型的通官印有“荜闺苑监”(图2.3-112)、“蠡吾国相”(图2.3-113)、“劫令之印”(图2.3-114)、“九原丞印”(图2.3-115)、“雒阳令印”(图2.3-116)、“钟寿丞印”(图2.3-117)等,而曾流行于秦汉之际的半通印又有广泛的使用,与秦半通印相较,此时半通印的尺寸较大,多无日字格和边栏。从内容上看,秦半通印多是私印,而此期的半通印则多官印,应是秩级二百石以下的官吏所佩,如“帑府”(图2.3-118)、“库印”、“都市”(图2.3-119)等。另外,此期还出现大量汉朝基层公社组织里、亭、乡所用印,像“东乡”(图2.3-120)”、“市里之印”、“师里”、“西都三老”(图2.3-121)、“新昌始安父老”应是乡、里的公用印和三老所用印。而“长寿单印”、“工里弹印”(图2.3-122)、“长生安乐单祭尊之印”等也是当时与“里”规模相当、性质有异的基层组织“单、倬、弹”所用印。①
东汉后期的官印有如下特点:官印包括数量庞大的中下级军官用印都是镌刻
①俞伟超:《巾国古代公社组织的考察》,,
而成,刀痕明显,虽部分印章还力图保持东汉初期的平正整饬之风,但大多数印已渐显随意粗犷之态,印面布局的匀称整齐大不如前,常出现上面顶边而下部留空的现象。从印文上看,出现了不少讹文,印文的减省、合并的方法用得较多,这同隶书发展到成熟鼎盛时期,篆书受其影响有关,印文形体上也不像前期那样方正规范,随意性较大,笔画粗细不拘,且多有方折斜侧,不加修饰 【湖北的书法家www.shufaai.com】,自然率直。此期的汉官印虽已走下坡路,但汉朝印章之浑穆、沉雄、拙朴之气尚存。
2.私印
这一时期私印的形制、风格极其多样,两面印、子母印、三套印很流行,形状上不仅有长方形、圆形、柿蒂形,还有较少见的三环形、三方形、四叶形等,还出现了大量的朱白文相间、文图搭配等各种样式,章法布局也很巧妙,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这与东汉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不无关系,豪强地主经济势力增强,追求豪侈生活也反映到印章上来,如“宜官秩、长乐吉、贵有日”(图2.3-123)、“延年益寿与天毋极”(图2.3-124)及大量的“××千万”、“日利”(图2.3-125)、“富贵”(图2.3-126)等吉语印。
朱文印此时开始大量出现,“言事”、“封完”类也不少,可能表示封泥制度正在走向晚期,纸在此期已开始使用。
还有在两面印、三套印中大量出现带有谦称的“臣妾印”,如“臣逢时”(图2.3-127)、“妾娱”(图2.3-128),是此期私印的重要特征之一。
西汉初黄老之学兴盛,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逐渐流行,西汉末已有道教印,东汉末年大量出现,如“黄神越章”(图2.3-129)、“黄神之印”、“黄神越章天帝神之印”、“天帝使者”(图2.3-130)等,其意义虽未完全考证出来,但具有辟邪、杀鬼之功用是毫无疑问的。